|酚醛树脂|呋喃树脂|环氧树脂|全球领先的生物制造和化学新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
标准化信息平台 Standardized Information Platform

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指南

2016-07-01 分享:

1.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是如何划分的,哪些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它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1).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   
        (2).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劳动安全标准;   
        (3).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   
        (4).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方面的标准;   
        (5).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


2. 什么是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了给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得标准文件。 
        符合下述情况之一的项目,可制定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1)  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或具有标准化价值,尚不能制定为标准的项目。 
        (2)  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他国际组织(包括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的项目。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发布后三年内必须复审,以决定是否继续有效、转化为国家标准或撤销。  

3.循环经济的“3R”原则
 
       (1)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到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   
       (2)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
       (3)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4.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图和明细表是怎样的?   
       1)GB/T  13017-2008介绍了如下的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层次结构图,该图与GB/T  15496-2003介绍的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实质是一致的,只是有所改进。 
        在GB/T13017-2008中介绍了三种模式:对于在企业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施企业工程/集成的企业,可考虑采用集成模式的结构图,这是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对于暂不能全面实施企业工程/集成管理,且层次结构关系相对较为简单的企业,还可采用板块模式结构图或简易模式结构图。其中“板块模式结构图”较好地实现了与ISO9000理念的结合与整合;而“简易模式结构图”与2003版GB/T15497、GB/T15498的要求完全是一致的。 
        具体内容详见GB/T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5. 什么叫管理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成为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按其对象可分为技术管理标准、生产组织标准、经济管理标准、行政管理标准、业务管理标准等。制定管理标准的目的是为合理组织、利用和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相互关系及科学地行使计划、监督、指挥、  调整、控制等行政与管理机构的智能。

6.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由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问题,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所以,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必须开辟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型、跨越式发展路径。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能源消耗与补充主要依赖内部解决,这一过程必然消耗大量能源,会遇到严重的资源约束。因此,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必须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再利用和再生产整个物质流动的各个环节。中国需要通过人文社会伦理教化、法律制度建设和科技创新三种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来解决资源的约束和环境污染问题,营造一种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多赢的局面,并陆续建立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最终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一相融合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渐进式的构筑和完善以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绿色经济体系的综合服务体系为主线的,涵盖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物流、绿色融投资,绿色研发,绿色激动、绿色评价、绿色培训等机制,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分散型系统,是社会生产以数量型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最终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型社会。

7. 如何理解标准化经济效果?如何计算标准化经济效益?
        标准化经济效果是指通过制定与贯彻标准和其它标准化活动所取得的经济上的收益。以有用效果与所付出的劳动耗费之比来评价标准化经济效果。其表达式为: 
        标准化经济效果  =  标准化有用效果  /  标准化劳动耗费   
        这个表达式表明:标准化活动的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标准化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标准化有用效果,从而实现较大的标准化经济效果。 
        该表达式还表明,标准化经济效果是一个相对值,是比值,这就是说当这项比值大于1时,标准化活动才有经济效果。 
        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根据GB  3533《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等三项国家标准。
        标准化经济效益是制定与贯彻标准所获得的有用效果与所付出的劳动耗费之差。其表达式为: 
        标准化经济效益  =  标准化有用效果  –  标准化劳动耗费   
        这个表达式表明:标准化经济效益是个差值,是个绝对值,只有当标准化有用效果的数值大于标准化劳动耗费的数值时,才可获得标准化经济效益,即标准化活动具有经济效益。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标准化经济效果和标准化经济效益是两个相互联系,但又是有所区别的概念。前者表现了标准化活动的效率,后者却是标准化活动的净收入。

8. 什么是标准化?如何理解?
        标准化是在科学技术、经济贸易及管理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的过程。 
        标准化是一门学科,同时又是一项管理技术,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标准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它随着生产的发生和发展而发生和发展,既受生产力的制约又为生产力发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发展,是标准化发展的动力。 
        1)GB/T20000.1-2000(修改采用ISO/IEC指南2:1996《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的术语: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技术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2)理解要点: 
        a)标准化活动是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的系统过程,标准是标准化活动过程的产物; 
        b)标准是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的共同的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这类文件制定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c)此类文件的产生应经相关方协商一致,对标准涉及的实质问题,各相关方基本同意,没有坚持反对意见。经过征求、考虑所有相关方的意见并协调任何关键异议的过程; 
        d)标准必须经公认的权威机构以一定格式和程序批准。企业标准一般应由企业标准化管委会或领导组研究批准,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管理者批准签发; 
        e)标准化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而是一个涉及诸如制定、发布和实施等相互相关而又相互作用的系统过程。标准化作为一门科学就是研究标准化过程的客观规律和运行方法。标准化工作就是根据客观的变化不断促进标准化过程的增值转化,而使结果满足策划的要求和期望; 
        f)标准化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无论是一项标准,还是一个标准体系,都在随着时代的步伐向更深层次和广度变化发展; 
        g)标准化的相对性概念,还存在于事物和概念进步的标准化与非标准、个性和共性的相互不断转化的客观规律上,任何已经标准化的事物和概念,都可能随时代的发展,条件的变化,突破共同的规定,成为非标准,这是不以人思想为转移的客观进化规律; 
        h)标准化的效果只有当标准在实践中得到实施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标准化活动中,标准的贯彻实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没有标准的实施就不可能有什么标准化; 
        i)标准化的本质特征是统一,是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做出共同遵循和重复使用的规定的活动,在标准化实践上来说,首先要做到概念的统一,才可能做到事物的统一。这也就是在制定标准时,首先要对标准中涉及的关键的名词术语下定义的原因。没有统一的概念就没有统一的事物; 
        j)当代制定标准目的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因此,标准化的本质可以说是为了增加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防止其向无序化发展。标准化活动就是人们从无序状态恢复有序状态所做的努力。使企业建立最佳的生产、经营、管理秩序,使各种资源得到合理配备,使有限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期望。 
        3)标准化的本质可以说是为了增加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  防止其向无序化发展。  日本标准化学者松蒲四郎对标准化概括为:“标准化活动,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人们创造负熵的努力,就一孤立系统而言,熵总是存在着自发增加的趋势,直到系统达到完全平衡为止,即系统完全处于无序状态为止,为了制止这种熵增加的趋势,必须向系统施以人为的负熵……标准化活动就是人们从无序状态恢复有序状态所做的努力。”   
        4)我国现行《标准化法》明确规定:“标准化的任务是制定发布标准,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的监督”。 

9.什么是标准体系表?什么是企业标准体系表?
        1)GB/T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定义: 
        标准体系表  diagram  of  standard  system 
        一定范围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排列起来的图表。 
        注:标准体系表用于表达标准体系的构思、设想、整体规划,是表达标准体系概念的模型。 
        标准体系表是建立科学、先进的标准体系的首要工作,也是系统的开展标准化的基础工作。标准体系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内在规律组织起来的有机的、系统的整体,是标准的集合;由于标准体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在对其认识过程中经常产生偏差。为此,可以借助一种模型来辅助人们的认识,这种模型就是标准体系表。 
        2)企业标准体系表是表达企业标准体系概念的模型,是策划、分析、设计、建立、实施、评估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方法和工具,企业标准体系表由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或方框图)和企业标准体系标准明细表组成,两者互相配套,缺一不可。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是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基础工作,在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时,还应提供“企业标准体系标准统计表”和“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书”。 
标签:工作指南 经济
Baidu
map